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樣的,作為生存的基礎,住房需求也漸漸增加,現在我們想要的不僅僅是一棟房子,還希望有一個和諧美好的居住環境,但是現實中,一直有一顆“炸彈”埋在群眾心底,那就是物業公司。一直以來物業與群眾都是對立面,有時甚至是水火不容,但是現在物業管理基本上是每個小區必不可少的機構,包括一些辦公樓和商場等區域也少不了物業的管理,物業標榜著為住戶服務的宗旨,繳納高額的物業費,有的物業還會代收居民水電費用,實際上他們征收的水電費用會比電業局及自來水公司要高,尤其是面對一些商戶,或者企業客戶,差額會更大,這足以證明物業公司的目的并不單純是為了住戶,他們還是以盈利為首要目的。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業主們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有些物業服務態度惡劣,甚至亂增收衛生費,仿佛他們才是這個小區的主人,這里就是他們的“山頭”,久而久之,矛盾越積越深,社會上繁衍出了一個“物業究竟該不該存在”的問題。其實,任何事情的存在都具有兩面性,摒除掉一些惡劣的物業服務現象,小區內的安全衛生和公共秩序,以及門禁安保系統,公共場地,設施設備的維修和保養,都離不開小區物業的管理,在一個公共居住環境中,如果沒有物業的管理和服務,首先住戶的安全是最大的問題,小區內的門禁安保系統得不到完善,其次小區內的衛生問題,如果沒有保潔的打掃,僅憑各住戶的自覺性,是很難有一個優美的居住環境的,這些都離不開物業的管理。
前段時間杭州保姆縱火案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看,一時成為社會上的熱點新聞,這件事情雖然實質上是保姆的惡意縱火,但小區物業的消防設施的不完善,無疑也是這場悲劇的原因之一,這次事件再次將物業公司與廣大群眾對立起來,作為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服務行業,不恰當的管理,只注重個人利益而忽視客戶的需求,往往斷送的都是自己的前程,買房之前夸夸其談,“我家住在森林里,我家住在大海邊”等等類似的夸大廣告,交房后發現,綠化率遠不足之前所見,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到某小區將綠化草地鋪滿轉,欲改成停車位,這一荒謬行為引起了業主公憤。大部分小區物業都會將樓道,電梯內,過道里設置廣告牌位,但是這些收入的廣告費卻盡數被物業公司收入囊中,這些行為像一堵墻堆砌起來將業主與物業公司隔閡更甚!
針對這些現象,最近頒發的《民法典》有了明確規定,很多地方都頒布了新的物業管理條例,規定了物業新的收費標準,有很多不合理的收費標準都被取消。比如物業公司未與業主簽訂物業合同或物業自行規定的收費可以不用交納。由于物業的失職,服務不全面,導致的小區環境差,公共設施設備損壞,所產生的損失和所需維修費用,均應由物業承擔。另外,國家規定,小區公共區域對外租賃所掙得的收入,應由小區全體業主所有,比如類似外租車位,廣告位等收入,均應住戶之間平分而非物業公司私有。除此幾條之外,還有許多規定都保障了業主的權利與利益,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極大的緩和,隨著物業新規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地方對物業服務進行重新的調整與優化,結合實際論述,想要全面取消物業不太現實,不過在物業新規的約束與指導下,物業服務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貼合民心。